欢迎访问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机构简介     新闻动态     活动掠影     宏观经济     资本市场     金融数据     研究团队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与出版物     中国公司金融论坛    
更多»新闻动态
· 济南大学教授邢乐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02-24]
· 2024年我院刘坤博士就资本市场发展等问题多次接受多家媒体采访[01-07]
· 我院郑志强博士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26]
· 我院郑志强博士参加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获《国际金融研究》年度好文章奖[11-12]
· 我院郑志强博士的学术论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最佳论文TOP10[10-22]
· 金融研究院邢乐成教授咨政建议获省领导批示[04-19]
· 邢乐成教授主持的《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结项[04-17]
· 原雪梅教授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23年“NAFMII研究计划”课题奖[04-08]
· 金融研究院原雪梅教授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金融学会先进个人[03-27]
· 我院郑志强博士在《国际金融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25]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规模增长质量提升 外贸顶压前行
作者:中国证券报  来源:转自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5日  点击次数:

“我国外贸顶压前行,实现规模增长、质量提升。”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4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月回升。同时,经营主体活跃度进一步增强,对外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外贸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月份进出口为3.77万亿元,增长6.0%,其中出口2.25万亿元,增长13.5%。

  对于今后外贸发展,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

“含新量”提升

  “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培育了一批配套能力强、产品性能优的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了中国外贸向‘新’而行。”王令浚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外贸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

  一季度,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7.6%,占据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国潮新品不断推出,自主品牌产品出口规模逐年增长、占比不断走高,一季度继续增长10.2%,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2.8%。

  具体产品方面,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机电产品5.29万亿元,增长7.7%。其中,出口增长比较快的有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电子元件等;进口增长比较快的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

  “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吕大良介绍,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我国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

  主要外贸省市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发挥创新优势。一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七大省市合计进出口7.78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三。外贸大省一季度出口高技术产品7835.2亿元,增长4.5%,占我国同类产品的71.3%。其中,电子信息产品、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分别出口3857.1亿元、2365.8亿元、301.1亿元,分别增长1.6%、8.9%、9.9%,占我国同类产品的66%、78.4%、74.8%。

经营主体活跃度增强

  民营企业是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民企有活力,外贸才有动力。王令浚介绍,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52.9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达45.5万家,占同期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的86.1%。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85万亿元,增长5.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8%,较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对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实现了增长。

  同时,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接近1万亿元,保持最大进出口主体地位。其中,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67.4%,高端机床增长16.4%;进口高端装备增长25.6%,手术机器人增长47.5%。

  近五年,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进出口在我国外贸中的占比约为三分之一。一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99万亿元,增长0.4%,占进出口总值的29%。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超过6.7万家,创近三年同期新高。外资企业进出口规模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其中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等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全国占比保持在四成以上。

  “当前,中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也不断完善,这些将助力外资企业在中国尽展优势,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王令浚说。

  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

  “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谈及外贸发展前景,吕大良说,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中国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一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制造业产品占我国与东盟贸易的比重达90.1%,其中,我国对东盟出口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的增速都超过两成;我国自东盟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部件、印刷电路、纺织原料等保持增长。

  “中国和欧盟是互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了现在的7800亿美元。”王令浚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4%。

  今年一季度,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是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我国外贸比重在去年首次突破50%之后,今年一季度继续提升,达到51.1%。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分析,一季度外贸增长得益于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举措落地显效。面对外部环境压力,我国正积极推进“出口转内销”,部分电商平台也推出了外贸产品支持计划,能有效帮助外贸企业承压前行。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预计,稳外贸政策将加码,有针对性地出台支持“出口转内销”举措。在逆周期调节全面发力,特别是大力提振国内消费的政策取向下,外部波动对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可控。


 
 上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聚焦“投资于人” 加大“硬投资”力度
 下一篇:深入三大央企看创新 人工智能重塑产业基因
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