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机构简介     新闻动态     活动掠影     宏观经济     资本市场     金融数据     研究团队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与出版物     中国公司金融论坛    
更多»新闻动态
· 济南大学教授邢乐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02-24]
· 2024年我院刘坤博士就资本市场发展等问题多次接受多家媒体采访[01-07]
· 我院郑志强博士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26]
· 我院郑志强博士参加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获《国际金融研究》年度好文章奖[11-12]
· 我院郑志强博士的学术论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最佳论文TOP10[10-22]
· 金融研究院邢乐成教授咨政建议获省领导批示[04-19]
· 邢乐成教授主持的《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结项[04-17]
· 原雪梅教授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23年“NAFMII研究计划”课题奖[04-08]
· 金融研究院原雪梅教授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金融学会先进个人[03-27]
· 我院郑志强博士在《国际金融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25]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飙升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点击次数:

2013年6月17日 8点35分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桑晓霓 香港报道

  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出现飙升,反映出流动性状况趋紧。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同时人们纷纷将银行存款提出、转投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

  上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一度飙升至9.6%,而后在上周五回落至7%左右。一个月前,该利率还不到3%。

  北京方面迄今似乎容忍这种流动性趋紧的局面——趋紧的原因还包括股息遣返、季节性外流以及技术性结算问题——作为遏制影子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努力,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不过,这个最新迹象显示,影子银行业活动正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且往往不可预知的冲击,既影响到了信贷增长,又影响到了中小银行的稳定。

  在政府官员、银行家和投资者圈子中,对影子银行(即从希望得到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的储户那里吸纳资金、然后向银行在正式场合规避的借款人放贷的机构)的担忧已变得相当普遍。加剧这种担忧的是,人们普遍感觉,理财产品缺乏透明度,而且最终借款人往往是最不靠谱的债务人。

  此外,此类产品有很多是以短期资金为融资来源,因此容易受到期限错配的冲击(此类产品的投资期限通常只有几个月,而它们所资助的项目往往是长期的)。

  没有什么确切数字显示影子银行体系的未偿还融资规模到底有多大,但据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估算,这个数字可能达到大约21万亿元人民币(合3.4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其中理财产品的总价值达到大约15万亿元人民币。美林(Merrill Lynch)估计的数字则为大约11万亿元人民币。

  一些分析师曾冒充此类产品的潜在投资者,走访中国某些银行的分支行,以了解资金的去向以及这些产品的营销方式。

  据一些分析师表示,银行方面向他们推销的产品包括:向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贷款,向地方政府融资工具提供的贷款,后者往往用于收购土地(以未披露的应收款项作为抵押),或者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或是去收购工厂等资产。

  译者/和风

 
 上一篇:中国经济呈“非预期性”降速 深化改革箭在弦上
 下一篇:一周经济焦点:伯南克或将厘清立场
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