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机构简介     新闻动态     活动掠影     宏观经济     资本市场     金融数据     研究团队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与出版物     中国公司金融论坛    
更多»新闻动态
· 济南大学教授邢乐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02-24]
· 2024年我院刘坤博士就资本市场发展等问题多次接受多家媒体采访[01-07]
· 我院郑志强博士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26]
· 我院郑志强博士参加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获《国际金融研究》年度好文章奖[11-12]
· 我院郑志强博士的学术论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最佳论文TOP10[10-22]
· 金融研究院邢乐成教授咨政建议获省领导批示[04-19]
· 邢乐成教授主持的《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结项[04-17]
· 原雪梅教授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23年“NAFMII研究计划”课题奖[04-08]
· 金融研究院原雪梅教授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金融学会先进个人[03-27]
· 我院郑志强博士在《国际金融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25]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6月新增信贷料8000亿左右 央行警示错配太高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3日  点击次数:

2013年7月3日 8点11分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蔡颖

  6月末的流动性僵局让银行业规模扩张的步伐骤然放缓。日前,《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商业银行获悉,截至6月末,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信贷规模料在2300亿元左右,由此,业内普遍判断,整个6月份银行业新增贷款规模约8000亿元。而去年同期,银行新增贷款为9000亿元。

  此前,申银万国调研数据显示,6月前半个月,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贷款接近1770亿元,随后,四大行贷款继续投放至2160亿元,信贷猛增势头明显。不过,到了6月最后一周,银行业信贷投放才开始放缓,甚至压缩。结构上看,中长期贷款较5月份回落,短期贷款和贴现票据的绝对规模和占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

  中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朱琰认为,广东、山东、安徽、四川等省的多个重大项目密集开工,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动了贷款需求。另外,5月末大银行票据冲规模行为被央行叫停,这有可能造成投放冲动积累到6月,并且前期票据监管从严可能导致部分票据回流信贷科目。从全年8.5万亿元到9万亿元的信贷目标来看,若上半年达成60%,则需要6月单月实现9000亿至12000亿元投放,因此6月信贷投放一定会比5月环比上涨较多。除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业以外,目前其他部门有效信贷需求仍然偏弱。

  日前,央行召开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议上,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就表示,银行要改变流动性永远宽松的预期,加强各类影响因素的研判,改进自身流动性管理,大行还要发挥好市场稳定器作用。

  对于6月份前三周的信贷投放形势,央行认为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货币市场波动,部分银行长期从事大规模的同业批发业务,期限错配相当高,给流动性管理带来较大压力;二是信贷增加出现过猛的势头;三是信贷结构依然不合理。

  对此,央行随后在《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中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存款“冲时点”等行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接近央行的消息人士透露“今年6月份前十天全国银行新增贷款中70%以上是票据,部分银行票据占比之高尤其需要关注,其中几家股份制银行较为突出,这种发展态势不仅不可持续,还存在着潜在风险。并且从6月上旬看来,一般性贷款增加不多,这被各方认为是信贷空转、信贷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

  “央行现在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治理银行间市场的投机、套利交易所引发的资产泡沫,且同业业务中,资金限期错配问题十分值得警惕。坦白地说,银行业近年来的创新着实也带来很多套利交易,一些机构通过加大杠杆率来获取高收益,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背景下,这种系统性风险,监管层必须事前防控。”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前一段时间的流动性僵局在客观上带来了市场的恐慌情绪,那么,接下来央行可能会运用短期公开市场调节工具来维稳,货币政策在下半年料将中性偏紧,流动性同样会偏紧一些。”

  花旗银行中国研究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中国过去都依靠信贷的快速扩张拉动经济,通过信贷扩张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力量将逐步地衰减和削弱,这种模式显然已经不可持续。长期资金成本的上升,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也会显现出来。在中国经济弱势复苏,投资效率较弱的情况下,央行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信贷投向实体经济。”

 
 上一篇:美联储批准银行业明年起执行资本金新规
 下一篇:央行公开市场上保持“缄默”资金面静待存准补缴大考
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