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机构简介     新闻动态     活动掠影     宏观经济     资本市场     金融数据     研究团队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与出版物     中国公司金融论坛    
更多»新闻动态
· 济南大学教授邢乐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02-24]
· 2024年我院刘坤博士就资本市场发展等问题多次接受多家媒体采访[01-07]
· 我院郑志强博士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26]
· 我院郑志强博士参加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获《国际金融研究》年度好文章奖[11-12]
· 我院郑志强博士的学术论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最佳论文TOP10[10-22]
· 金融研究院邢乐成教授咨政建议获省领导批示[04-19]
· 邢乐成教授主持的《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结项[04-17]
· 原雪梅教授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23年“NAFMII研究计划”课题奖[04-08]
· 金融研究院原雪梅教授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金融学会先进个人[03-27]
· 我院郑志强博士在《国际金融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25]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安倍经济学”债台高筑恐留后患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  点击次数:

2013年12月24日 8点52分 来源:北京商报

  继2012年12月执政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迎来首个执政周年。去年安倍上台后为夯实政权支持率,首先对经济政策采取大动作,主推“货币宽松、财政扩张、结构改革”三大政策方向。

  今年4月,新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推出“数量、质量双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最直接的效应是日元贬值30%以上,由此带来的出口刺激和资产效应使企业业绩大幅改善,大量海外资金流入日本股市,富裕层为主的居民消费心理改善。

  “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日本经济复苏明显,在整体低迷的发达经济体中比较抢眼。从三季度经济增幅显著放缓可以看出,主要依赖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安倍经济学”正在显现局限性。“安倍经济学”所存在的无法克服日本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局限性日益显现。

  相关人士指出,“安倍经济学”第一阶段成果主要受益于政府主导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但日本经济自发的可持续增长并未确立,结构性风险和主要矛盾继续存在,如财政重建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薪资增加与企业投资的矛盾、通胀目标与央行政策风险等。同时,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不断累加的巨额政府债务,给中长期日本经济走势埋下诸多严重隐患。

  为压低长期利率,日本央行一反常规操作手法,将长期国债也纳入资产购入清单。这一方面增加了今后“退出策略”的操作难度,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纵容了日本财政对发债的继续依赖。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挽救日本经济颓势,历任日本政府领导人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麻生太郎斥资20兆日元“撒钱”式新经济政策与增税举措被指是“对国民生活的雪上加霜”;鸠山由纪夫为代表的民主党“先刺激内需,再扩大就业”的偏方,专注于内需主导的转型,但在发展战略上缺乏宏观经济的眼光;菅直人力倡行政改革和经济转型,但繁重的债务、攀升的赤字、短缺的财源令他只能带着镣铐独舞。地震爆发后,野田佳彦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在消除能源危机、解决国债问题的同时,宣布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试图将日本拉出经济萎缩期的泥潭。

  纵观日本经济,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放缓影响下几度整顿未见明显成效,增税改革、新经济政策治标而不治本。滚雪球式扩大的财政债务和长期以来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安倍经济学”的强心针作用逐步衰减,除了利于日元继续贬值外,对市场的刺激效应值得怀疑。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上一篇:2014年将是退出量宽之年 风险暗流涌动
 下一篇:2014年将是退出量宽之年 风险暗流涌动
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