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机构简介     新闻动态     活动掠影     宏观经济     资本市场     金融数据     研究团队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与出版物     中国公司金融论坛    
更多»新闻动态
· 济南大学教授邢乐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02-24]
· 2024年我院刘坤博士就资本市场发展等问题多次接受多家媒体采访[01-07]
· 我院郑志强博士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26]
· 我院郑志强博士参加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获《国际金融研究》年度好文章奖[11-12]
· 我院郑志强博士的学术论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最佳论文TOP10[10-22]
· 金融研究院邢乐成教授咨政建议获省领导批示[04-19]
· 邢乐成教授主持的《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结项[04-17]
· 原雪梅教授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23年“NAFMII研究计划”课题奖[04-08]
· 金融研究院原雪梅教授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金融学会先进个人[03-27]
· 我院郑志强博士在《国际金融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25]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2014年中国经济三大基调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7日  点击次数:

2014年1月5日 8点55分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高连奎

  2013年是中国经济并不复杂,而增长也并不强劲的一年,这主要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由于严厉的宏观调控,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一度承压,财政收入负增长、银行间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出口下滑、经济增速连续放缓……诸多挑战面前,中央开始调整政策,下半年稳住了基本面。第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比上季度反弹0.3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稳中略升,经济开始出现了恢复,在这一年中国经济也实现了“稳中求进”的总目标。

  经过2013年的调整,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不少,而且国外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美国失业率已经降到了7%的水平,这都为中国经济恢复高增长奠定了宏观经济层面的基础。因此,笔者预判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依然乐观,其中的基调主要有三个方面:

  “稳中求进”仍是主基调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财政方面,不扩大赤字、压缩行政开支;保持货币政策的定力,不因经济下行放松银根,也不因复苏反弹而收紧流动性,充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政策上就是继续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定、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放活微观”,也就是不断地推动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旨在形成真正的增长内生力量。“以使中国踏上以市场为主导的深层次经济改革之路,为破解经济转型之困提供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社会政策托底”直指民生保障。中国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防范和补救市场失灵,为民生兜底。

  经济改革仍是重头戏

  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的改革蓝图,增加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中长期供给能力,2014必将是改革的一年,改革是激浊扬清的过程。短期对国内总需求不一定是正面拉动,但结构改善是最大看点。以改革促创新发展,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改委下一步要进一步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一律由企业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间直接结合、交叉持股、融合发展。

  外贸形势趋于乐观

  2013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上半年进出口增速波动较大。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提振了企业信心,推动外贸增速企稳和质量效益提高。2013年第四季度进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中国出口占全球贸易份额有望继续小幅提升。2014年中国外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可能略好于2013年。

  过去5年,中国出口增量的43%来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其市场需求降温势必影响中国企业出口,同时,东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优势逐步增强,正在挤占中国产品的市场份额。但中国新能源、新兴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增长较快,2014年将实现基本平稳增长。

  美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热钱”流入,这加剧了中国经济过分扩张的倾向,并使得一些资产出现泡沫的特征。而美联储逐渐缩减量化宽松计划,被认为是美国经济逐步走回正轨,并将加速实现全面复苏的表现。如果事实果真如此,在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几年来超发、在新兴经济体逐利的货币,将从中国等国家撤离,由此造成这些国家的资金紧张。美国QE退出还可以通过贸易和资本流动对中国产生影响。最脆弱的是那些经常账户持续赤字和严重依赖境外资本流入支持国内经济增长的经济体,这些经济体中有很多都是中国的贸易伙伴,由此将使中国经济受到间接的影响。为此,中国必须做好应对准备。高连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上一篇:2014:在稳中求进中“去杠杆”“去泡沫”
 下一篇:欧洲经济面临八大难题 2014仍旧面临重重风险
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