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机构简介     新闻动态     活动掠影     宏观经济     资本市场     金融数据     研究团队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与出版物     中国公司金融论坛    
更多»新闻动态
· 济南大学教授邢乐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02-24]
· 2024年我院刘坤博士就资本市场发展等问题多次接受多家媒体采访[01-07]
· 我院郑志强博士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26]
· 我院郑志强博士参加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获《国际金融研究》年度好文章奖[11-12]
· 我院郑志强博士的学术论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最佳论文TOP10[10-22]
· 金融研究院邢乐成教授咨政建议获省领导批示[04-19]
· 邢乐成教授主持的《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结项[04-17]
· 原雪梅教授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23年“NAFMII研究计划”课题奖[04-08]
· 金融研究院原雪梅教授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金融学会先进个人[03-27]
· 我院郑志强博士在《国际金融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25]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以基础理论突破回应社会热点——《管理世界》封面文章刊发李俊生教授团队《财政的货币效应》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4日  点击次数:

近日,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新市场财政学团队在财政与货币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突破。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李俊生、博士生导师姚东旻等共同撰写的论文《财政的货币效应——新市场财政学框架下的财政央行双主体货币调控机制》以首篇封面文章发表于《管理世界》(2020年第6期)。

      文章针对主流理论界普遍忽视政府财政部门调控货币流通的强大能力的现象,以我国政府货币调控政策与实践经验为基础,探索了以财政为主体的货币调控机制的路径、流程和内在机理,进而论证了政府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同时具有的货币调控功能及其双主体货币调控机制的运行机理,验证了新市场财政学理论关于货币本质与双重属性的客观真实性。

文章发现,国家主权财政信用是货币发行的本质基础。在实践中,国库财政存款不仅是货币发行所依托的主权财政信用基础,同时也是政府财政部门直接调控货币流通的主要渠道。这一理论发现不仅丰富了现有的财政和货币理论研究,还为财政和央行关系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新市场财政学研究团队长期关注财政的货币作用以及货币发行权的协调配置问题。当前,各国正处于疫情后重塑财政央行体系的关键时期,与之相关的财政赤字货币化等问题成为学界热议。文章的初步成果可能对此具有重要启示——如果能够清晰地观察和认识到货币发行的财政央行双主体结构是长期稳定的客观事实,并且从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同时具有货币调控功能的双主体货币调控框架体系角度研究财政与银行在理论、政策和业务方面的联系,进而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和设计财政央行的理论体系、政策体系以及治理体系,就能够对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实践难点给出更为明确的理论指引。



 
 上一篇: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PI、西安交通大学冯根福教授应邀来金融研究院指导工作
 下一篇:金融研究院原雪梅院长被评为2018-2019年度山东省金融学会先进工作者
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