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7日 8点44分 来源:中国金融网综合
金砖国家第五次首脑会议于当地时间3月26日至27日在南非德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晤的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这次峰会的召开,意味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影响力日渐增大,也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迈入新阶段。
金融危机以来,金砖国家在全球新兴经济体中占据领导地位。近几年来,即使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金砖国家的平均增长率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金砖国家间的贸易年均增速达到28%,2012年贸易规模达3100亿美元,是2002年的11倍。金砖国家为实现和平、安全、发展与合作的目标,寻求对人类的发展作出显著贡献,期待通过合作努力建立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世界。
金砖国家认识到,由于许多国家还没有将其全部的经济潜力发挥出来,金砖国家需要协助非洲实现多样化和现代化,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知识交流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来发展非洲新伙伴关系。
金融领域合作将是今年金砖国家合作的亮点。金融合作有利于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有望为其他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支持。
2012年德里金砖峰会期间,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就设立金砖开发银行进行可能性研究。一年来,金砖国家财金部门已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特别是银行规模、职能、组成等具体细节均得到深入讨论。在本次金砖国家峰会上,将专门讨论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事宜。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设立将有利于调动资源、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并补充现有的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不足,补足现有机构与实际要求的差距。设立开发银行也有利于促进其他非洲国家的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应对资本流动和金融领域的动荡,金砖国家也将讨论设立外汇储备库问题。
金砖国家抱团取暖,共同挑战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有分析人士表示,金砖银行或成为中国外储投资新渠道。
近段时期,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股市表现也远远落后于发达经济体股市涨幅。这时,“金砖褪色”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金融危机发生后,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远超发达国家。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呈现下行趋势,但金砖国家中除巴西外,其余均远远超过发达国家1.3%的平均增长速度,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目前,金砖国家经济规模已占全球经济的19%,贸易额约占全球贸易额的15%,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61%。提出“金砖四国”概念的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奥尼尔预计,到2015年“金砖四国”经济总量将高于美国,印度拥有“金砖四国”当中最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的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金砖国家领导人将与非洲国家领导人对话,重点讨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本次峰会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讨论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最重要的是,打破美元陷阱和美国国债的陷阱。当前全球储备失衡和全球债务失衡构成了全球经济失衡,造成的实质性影响是外汇储备在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累积和对外债务在发达经济体累积。因此,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对外资产余额超过对外债务余额,成为对外净债权国,发达经济体的对外债务余额超过对外资产余额,成为对外净债务国。
去年年底全球外汇储备余额为10.6万亿美元,其中五国外储占全球的75%,仅中国外汇储备就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美元趋势性贬值使五国储备系统承受更大压力。因此,金砖国家迫切需要为庞大的外储寻找出路,来提高对外资产的收益率。金砖国家要减少美元资产和美国债券投资,而转向相互之间的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这不仅会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全球资本循环模式,也必将切实扭转全球财富失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