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8日 8点53分 来源:路透中文网 作者:谢衡/李文科/药朝清
路透北京5月7日 - 中国国务院有关利率汇率改革,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操作方案的最新表态,让分析人士不禁推测,中国的金融改革真的要加速了。
金融改革时至今日已经步入深水区,零打碎敲的小步尝试,或者小范围内的试点,恐已无法解决问题。高层的表态既显示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原则和决心,或亦预示着将实质性全面推出一揽子方案,以推进攻坚战。当然,越是关键领域的改革,越不可能一蹴而就。
“可能最快在未来五年内,也就是本届政府的第一个任期内,利率汇率市场化,以及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基本可兑换就可以完成。”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说。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一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其中包括,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同时将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制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
分析人士普遍相信,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显示了决策层落实改革措施的决心和政策力度。
“国务院本次常务会议标志经济体制改革再次提速,改革大方向是进一步强化市场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有实质性进展。”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说。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操作方案就意味着要有时间表,必须是切实可行的方案了。这显示资本项目改革的进程到了攻坚阶段,可见改革决心是非常大的。
“金融领域的改革,央行、外管局自己能做的都已经做了。现在要推的改革都是需要包括央行在内,别的部门一起推进的一揽子改革方案了。下一步的改革,就要看高层的勇气和决心了。”一位接近监管层的资深人士说。
但亦有分析人士不太乐观,兴业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表示,越是需要多部门协调推出的一揽子方案,就越难推出,更说明一时半会出不来具体的时间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日前撰文称,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已取得重大进展。如果未来10年国际国内不发生类似本轮金融危机的异常情况,中国政府将从实体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出发,完成这两项重大金融改革。
**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推进**
去年6月,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至1.1倍,被视为央行利率市场化的重大突破。近一年之后,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利率市场化,自然亦引发央行将有进一步动作的推测。
“不排除央行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扩大至1.2倍;若果如此,则央行可能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彭文生表示。
事实上,今年以来央行决定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被认为是利率市场化继续迈进。随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取消了信用债发行价格在估值中枢上加点保护的措施,放开一级市场采取市场竞争性的方式进行定价,也被市场认为是利率市场化的侧面推进。
鲁政委认为,若要丰富各家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国债期货亦有可能加快推出。
而除了推出这些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具体举措之外,分析人士认为,配套的基础性建设亦更显迫切,而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在今年推出的,就是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非常有可能推出的。这一条是写在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的,也写在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这个意义就不太寻常了。”鲁政委说。
刘士余此前亦表示,要防止银行的道德风险,必须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退出机制。如果风险处置机制和监管力量不到位,可能会形成新的风险隐患。“这就需要配合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对不同经营质量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费率。”
“存款保险制度,2006年就说呼之欲出,呼了七年了也没出来。但现在这个确实很紧迫,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最有意义的制度。”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说。
**汇率深水区改革真正起步**
汇率改革和利率改革必然是配套进行,相辅相成。国务院提出将出台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并开启个人等对外投资的制度建设,可谓是汇率改革的攻坚战迈出真正的一步,让翘首以盼的投资者看到了曙光。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汇改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否则其他金融改革的推进亦没有多大的空间和余地,且汇率改革的市场化方向符合市场预期。
“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也是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如果人民币想在2015年进入SDR(IMF成员的特别提款权)篮子的话,这个应该也是绕不开的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再往前走,这个不放开也不行。”鲁政委指出。
市场人士认为,和前两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期相比,目前国际和国内环境都是往稳定的方向发展,推出时机相对较好,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弱复苏以及其他货币竞相贬值等现实因素,监管层仍会选择谨慎改革,比如此次国务院会议特别提到了个人和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将设立配套保护政策等。
不过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文件里并未透露更多细节,更多市场人士认为,监管层将一如既往采取渐进的可控的改革步骤,这些工作的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实际上,中国监管层一直在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方面的改革,包括之前推出的外债管理新规、结售汇头寸管理,以及直接投资的便利化等,目前而言,可推出的政策或将包括之前热议的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浮动区间以及个人海外投资等。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上月在华盛顿曾表示,从市场形势来看,目前适合考虑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幅区间。这一度引发市场热议。
不过,赵庆明认为,现在1%的人民币日间汇率波幅实际上是够用的,现在央行还不敢让市场决定汇率的中间价,或者完全不干预市场。
对于业界此前对资本账户放开可能导致的资本外逃忧虑或许并不会那么严重,招商证券的谢亚轩认为,稳健的资本项下可兑换的风险不会太大,不必要高估其风险,毕竟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将有助于稳定预期,有助于在需要的时候稳定汇率。
中国社科院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斌亦强调,资本项目可兑换更多是指资本的流动应该更加平衡,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放松管制,因为资本项目放松管制如果过快或者过大,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今后对于资本的流入,特别是套利资本这一块,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强管制。而对私人部门的对外投资,有可能进一步松动。
“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就是要有具体的时间表,而且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要做到可兑换,那么未来两年就要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改革)了。”谢亚轩强调。
赵庆明则认为,一些基础制度如个人、家庭财产登记制等等都未建立,实现人民币资本可兑换的道路依然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