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 8点27分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张慧敏
作为5月率先公布的经济成绩单,官方和机构给出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再次出现较为严重的背离。昨日,汇丰银行公布5月制造业PMI数据为49.2%,低于前月的50.4%,跌破50%荣枯分水岭的同时也创下了去年10月以来的新低。而这一数据同上周末刚刚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向好趋势发生了背离。对此专家表示,背离的主要原因是样本选取的差异导致,对未来整体经济状况的判断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从最新公布的汇丰制造业PMI分项指数来看,产出指数仍连续7个月保持在50%以上扩张区间,但增速轻微放缓。此外,自去年9月以来,新订单指数首次降至50%以下,海外需求也出现减弱,新出口订单连续两月收缩。
值得关注的是,稍早前公布的官方5月制造业PMI数据则连续8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达到50.8%,且为近两个月新高。对此,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回应称,汇丰与官方PMI差异主要在样本及季调方法不同:官方样本超过3000家,大中型企业为主;汇丰样本只有430家,采用在X-11基础上调整后的季调法,效果更好。
在业内专家看来,汇丰PMI更多地反映了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官方数据则更能代表大中型企业经济现状。而一项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目前贡献了中国60%以上的GDP,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
其实,官方制造业PMI也开始逐渐关注不同规模企业的表现,在5月数据中,大型企业PMI为51.1%,环比微升0.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1.4%,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3%,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仅官方PMI回升并不能充分说明经济向好趋势,经济拐点是否到来需要更多数据支持。在产能过剩没有明显改观、中小企业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仍然疲软的情形下,未来经济全方位向好还需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