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机构简介     新闻动态     活动掠影     宏观经济     资本市场     金融数据     研究团队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与出版物     中国公司金融论坛    
更多»新闻动态
· 我院原雪梅教授及团队参加第十七届中国金融学年会[11-04]
· 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金融系列高端学术论坛”开幕[10-09]
· 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PI、西安交通大学冯根福教授应邀来金融研究院指导工作[09-24]
· 以基础理论突破回应社会热点——《管理世界》封面文章刊发李俊生教授团队《财政的货币效应》[09-14]
· 金融研究院原雪梅院长被评为2018-2019年度山东省金融学会先进工作者[01-02]
· 第四届(2019)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论坛举行[01-02]
· 山东省资本市场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现场核查工作圆满完成[12-15]
· 金融研究院教授为学生作“普惠金融理论渊源与制度安排”主题报告会[11-26]
· 金融研究院教授为区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10-28]
· 金融研究院一行赴青岛大学参加第八届中国公司金融论坛[10-28]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国务院: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 十措施盘活存量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6日  点击次数:

2013年07月06日00:44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 [国务院: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 十措施盘活存量]

  ⊙记者 苗燕 ○编辑 枫林

  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昨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要求,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意见》围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核心要义,将采取十项措施“盘活存量”,在八大重点领域“用好增量”。

  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意见》来看,国务院提出的盘活存量资金,主要是采取十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主要是要通过再贴现、再贷款和差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动态调整机制进行引导;二是创新外汇储备的应用,主要是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三是探索发行企业优先股;四是定向开展重组企业的并购贷款,并且适当延长并购贷款期限;五是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六是扩大不良贷款的自主处置权,让银行可以把存量的不良贷款用拨备核销掉或者卖出去;七是逐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特别是把一些收益率比较稳定、期限比较长的优质贷款证券化,把存量变成新的增量;八是拓宽保险资金的应用化;九是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对接实体经济,让银行理财成为债权融资、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十是扩大民间资本进入,让民间资本焕发青春。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称,无论是采取措施让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存量贷款退出,还是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最终盘活存量的目的都是让存量资金流动起来,加快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过去一年能够流转两次,现在能够流转三次、四次,让这些资金去服务真正能够带来价值的企业和行业,才是盘活存量的最终目的。”

  盘活存量与用好增量是相互关联的共同体,与盘活存量的目的一致,用好增量更强调增量的重点投向,使存量通过调整变成需要的增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杨家才说,在用好增量方面,第一,主要是要把资金用于支柱产业,如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技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绿色生态等;第二,要用于过剩行业中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和产品;第三,要用于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创新型或者创业型的小微企业;第四,用于现代化产业和农村新型金融主体;五是居民消费;六是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企业;七是重点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八是重大基础设施,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

  记者注意到,《意见》也高度重视推进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释放金融改革红利。《意见》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提高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也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是更大程度地由市场来决定资金价格。

  (相关解读详见2版)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详解金融服务“国十条”:“盘活存量”十大措施
 下一篇:美银行新规接续《巴塞尔协议Ⅲ》和解治标不治本
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